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

金剛般若

大致上說﹐大智慧就叫做般若。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﹐是指能夠瞭解道﹑悟道﹑修證﹑了脫生死﹑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。這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﹐不是用思想得到的﹐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。

般若這個智慧包括五種﹐就是所謂的五般若。第一種是實相般若﹐第二種是境界般若﹐第三種是文字般若﹐第四種是方便般若﹐第五種是眷屬般若。五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。

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﹐是宇宙萬有的本源﹐也就是悟道﹑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。悟道就是見到那個道體的空性﹐叫做實相般若﹐是屬於智慧的部份。真正的道體是不可以用我們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思想﹑討論﹑研究的﹐這是修持求證的境界﹐不是思議的境界。

一個人修道﹐或者讀書﹐一步有一步的不同 境界。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﹐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﹐有兩分的成就﹐就有兩分的不同。換句話說﹐人修持到了某一種境界﹐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。至於我 們沒有修道的人﹐有什麼境界呢﹖也有境界﹐就是一切眾生所有的苦惱境界。古人說﹕“學佛乃大丈夫事﹐非帝王將相所能為。”因為他的境界﹑氣派﹑胸襟與眾不 同。這種不同的境界從那裡來呢﹖從實相般若而來﹐是道體上所產生的﹐自然而來的。因此﹐真悟道的人﹐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﹐佛學上叫做無師智﹐也叫做自然 智。自己本身的智慧倉庫打開了﹐自己固有的智慧爆發了﹐天上地下﹐無所不知﹐這就是境界般若。

同樣的修道﹐有些只能夠成為修行人﹐而不 能夠成佛﹐這與文字般若是絕對相關的。文字般若是在悟道以後自然發生﹐不是憑我們的聰明來的。悟道的時候﹐過去千萬世讀的書都會搬出來﹐就是因為般若智慧 都出來了。學問好的人記憶力強﹐一目十行﹐到老不衰。當然﹐這必須要定力﹐要般若的智慧才行﹐這就是文字般若。

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﹐要教化別人﹐自然有他無師自通的方法﹐做人做事﹐也自然有他高度的藝術。譬如說看佛經﹐他能夠用特殊的一種方法﹐把難懂的立刻就懂進去﹐最難表達的東西﹐他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﹐別人一聽就懂了﹐這就屬於方便般若。

眷屬般若是跟着悟道的智慧而來的﹐佛學上 叫行願﹐用我們現在的觀念來說﹐是屬於行為方面的。也就是說﹐自然發起道德行為﹐一個人自然就成為至善的人。般若的眷屬又是什麼呢﹖我們都曉得佛學講的六 度﹐就是布施﹑持戒﹑忍辱﹑精進﹑禪定﹑般若。一個修持的人﹐如何布施﹐如何守戒﹐如何忍辱﹐如何做到禪定的修證功夫﹐然後才能大徹大悟而成佛。所以在般 若的前面﹐就有這五個相關的眷屬﹐也就是五個行願﹐稱為眷屬般若。

~ 摘自南懷瑾著“金剛經說什麼”~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