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

25.3 覺知的基本律法

2025-7-12 更新:「真見」 》「視野」

(1967年 10月 12日)

你重視罪惡感的程度有多少,在那同樣的程度,你會感知到一個 攻擊是合理的世界。你認識到罪惡感是毫無意義的程度有多少,在那同樣的程度,你會感知到攻擊不可能是合理的。這完全符合視野的基本律法的:你看到的,是你 相信存在的,而你相信存在的,是因為你想要它存在。除此之外,覺知沒有其它律法。其餘律法都只是源自於此,並支持著它。這是覺知的形式,它適應了這個世 界,它屬於上主更基本的律法:即愛創造了祂自身,不創造任何其它東西。

上主的律法不來自一個被覺知所統治的世界,因為這樣的世界不可能是 由上主的思維創造的,覺知對上主的思維沒有任何意義。然而,上主的律法處處體現,雖然體現律法的世界一點也不真實。只因為祂的孩子相信世界是真實的,上主 無法完全置之不顧。上主不會與祂的孩子一起瘋狂,但上主會確定祂的理智與孩子同在,因此上主的孩子不會在他自己瘋狂的願望裡永遠迷失。

覺 知取決於選擇;真知不取決於選擇。真知只有一個律法,因為它只有一個創造者。但這個世界有兩個創造者,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。對每個創造者而言, 世界擁有不同的目的,世界是成就他所覺知的目標的完美方式。對於「特殊性」,這個世界是襯托它最完美的框架;是發動其戰爭最完美的戰場;也是逃離它信以為 真的幻相的完美避難所。這些全被它的覺知所支撐著;但沒有一樣是完全合理的。

這個世界還有另一位創造者,祂是瘋狂信念的同步校正者;瘋狂 信念認為離開了上主的律法,人事物仍然可以被建立和維持;這不是維護「上主所創造的宇宙」的律法,而是以某種形式,適應了上主之子以為擁有的需求的律法。 被校正的錯誤是錯誤的終結。因此即使聖子在錯誤中,上主仍然保護祂。「錯誤」製造的世界還有另一個目的,因為它有另一個創造者,祂能整合世界的目標與上主 的目的。

祂對世界的感知是,所有的一切都值得原諒和完美無罪的視野。沒有事物不是一發生就得到即刻和完全的諒解。沒有事物能片刻的阻礙無 罪的自性;那無罪的自性持續的照耀,超越了可憐的特殊性的種種企圖。特殊性企圖將祂置於思維之外,認為這是唯一的選擇,然後照亮身體而不是無罪的自性。特 殊性無法選擇天堂的明燈在哪裡被看見。如果它希望在天堂之外看見明燈,在一個不可能的地方尋找光明,而且如果你也認同,那麼造物主必須校正你的錯誤,以免 你停留在沒有明燈的黑暗中。

這裡每個人都進入了黑暗,然而沒有人是獨自進入的,也沒有人需要在黑暗中多作片刻的停留。因為他的內在一直伴 隨著天堂的幫助,準備帶領他隨時離開黑暗,走向光明。他可以選擇任何時間,因為幫助一直在那裡,只等著他的選擇。當他選擇使自己受益於所給予他的幫助,他 就會看到每一個之前使他憤怒的情況,變成了愛的理由。

那些以前聽到的戰爭的呼喚,他將清晰的聽到那其實是和平的召喚。他將覺知到以前他發 起攻擊的地方,只是另外一個聖壇;在那裡以同等的輕鬆和更多的歡樂,他能授予原諒。而且他會重新解讀所有的誘惑,只是另一個帶給他喜悅的機會。錯誤的覺知 怎麼可能是罪?讓你兄弟所有的過錯成為你寶貴的機會,使你能看到聖靈的運作方式;祂的到來是為了讓你看到上主創造的世界,而不是你製造的世界。

那 麼,什麼是合理的呢?你想要什麼?因為這兩個問題是相同的,而且當你視它們為相同時,你就已經做出了選擇。正因為將它們視為等同,才讓你釋放了“有兩種看 法”的信仰。這個世界可以增添你的安寧,和許多寬恕的機會。對於那些想要看到平安和寬恕降臨世界,並帶給大家光明的人,這就是世界的目的。美善世界的創造 者有完美的力量去抵消暴力和仇恨的世界,雖然暴力和仇恨看似橫梗在你與上主的美善之間。在上主寬恕的眼中,暴力和仇恨並不存在。因此在你的眼中它們也無需 存在。

「覺知不能改變」的頑固信仰是罪惡;認為被詛咒的永遠會被詛咒,永遠不被原諒。但是,如果被原諒了,罪惡的覺知就一定是錯的,而改 變才有可能。聖靈也看到上主所看到的,遠超過改變的機會。但是在聖靈的視野裡,罪惡無法入侵,因為罪惡已經被祂的視野校正了。因此那一定是錯誤,而不是罪 惡;因為罪惡聲稱不可能發生的事,已經發生了。罪惡被懲罰攻擊,也因此被保留。原諒它,是將它從錯誤變為真理。

上主的聖子永遠不會犯罪, 但他能夠幻想可以傷害他的事物。他有能力去想像他可能被傷害,這除了是對他自己的錯誤覺知,還會是什麼?這是罪還是錯誤;可不可以被原諒?他需要幫助還是 譴責?你的目的是希望他被拯救還是被詛咒?不要忘記,你認為他是誰的這個選擇,也會決定你的未來。你在當下做決定,而所有時間都在當下成為達到目標的方 式。做出你的選擇,但意識到在這個選擇中,你決定了你所見的世界的目的,以及它的合理性。

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

30.1 決定的準則

2025-04-14 更新:「因為你有些明白,如果你不自己做定」》
因為你開始明白,如果你的決定並不正確」

做決定是持續的。你並不總是知道你正在做決定。但是,通過對你認出的那些決定進行一些練習,一個思維模式會開始形成,它會幫助你完成剩餘的步驟。太專注於你的每一步並不是明智的。每次覺醒時都有意識的採用合適的步驟,將使你領先一大步。如果你發現自己非常抗拒,而且決心薄弱,那你還沒準備好。不要強迫自己。只要想想你希望怎麼過這一天,並告訴自己,有一個方法能讓這一天像你期望的那樣發生。然後再試一次去獲得你想要的一天。


1. 這樣開始展望:
「今天我將不自己做決定。」
這意味著你選擇不去判斷該做什麼。同時也必須意味著你不會批評你將被要求做出回應的情況。因為如果你評判它們,你就已經設定了應該如何應對它們的規則。然後另一個答案只會產生困惑、不確定和恐懼。這是你現在的主要問題。你仍然自己先做決定,然後才問你應該怎麼做。而你所聽到的可能無法解決你早已認定的問題。這會導致恐懼,因為它與你的想法互相矛盾,所以你感覺受到攻擊,並感到憤怒。這種事情可以避免,但只有認真聆聽的人才能在最初的時機領悟方法。

2. 在一天中,任何時候當你想到它,並有一個安靜的反思時刻時,再次告訴自己你想要的這一天是什麼樣的;你想擁有的感覺,希望發生的事情,以及你將要經歷的事情。並對自己說,
「如果我自己不做決定,我會被給予這樣的一天。」
這兩個步驟如果練習得很好,可以讓你在沒有恐懼的情況下被引導,因為對立的情況不會先出現,然後成為一個問題。但有時侯你已經批評了。而聽到的答案將引發攻擊,除非你能迅速理順頭腦,想要一個可行的答案。如果你覺得自己不願意坐下來,虛心請求一個答案,那麼可以確定上述情況已經發生了。這意味著你已經自己做了決定,並且看不到問題所在。因此在你詢問之前,你需要迅速回到起點。

3.再次記住你想要的這一天是什麼樣子,並且認知發生了一些不屬於這一天的事。認識到你先提出了一個問題,並且一定是以你的條件設定了答案。接著說,
「我沒有問題了。我忘記決定了什麼。」
這就取消了你預先設置的條件,並讓答案告訴你真正的問題是什麼。不管你的反對,試著毫不遲疑的遵守這條規則。因為你已經生氣了,而且你害怕以不同於你的問題版本的方式得到回答;這恐懼會持續變大,只要你認為你想要的一天是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一天。你不會得到這個答案,因為它會通過掠奪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來破壞這一天。一旦你自己決定了讓你度過快樂一天的規則,這矛盾就很難被認知。但你只需要接受一些簡單的方法,就能化解這決定。

4.如果你那麼不願意接受,甚至不願意釋放你的問題,你可以這樣改變你的想法:
「至少我可以決定我不喜歡我現在的感受。」
起碼這是明顯的,也為下一個簡單的步驟開路,就像這樣:

5.在決定你不喜歡目前的感受之後,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容易 - 
「所以我希望我錯了。」
這句話舒緩了對抗的感覺,並提醒你,幫助不是強加於你,而是你真心想要和需要的東西,因為你不喜歡現在的感覺。這個微小的開口足以讓你繼續練習,你只需再走幾步就可以讓自己得到幫助。

6. 現在你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,因為你開始明白,如果你的決定並不正確,你將會獲得你想要的一天。在到達這一點之前,你會相信你的幸福取決於自己是對的。但是你現在已經明白;如果你知道錯了,你會更好。這一小小的智慧足以讓你更進一步。你不是被強迫的,而只是希望去擁有你想要的東西。現在你可以完美誠實的說,
「我想以另一種方式來看。」
現在你已經改變了對今天的想法,並記起了你真正想要的東西。它的目的不再被你的瘋狂信念所掩蓋,那信念就是你寧願是對的,即使你已經錯了。正是你想問的意願帶給你此刻的清醒,因為當你詢問你想要的東西,並看到這就是你要的,你的內心才不會發生衝突。

7. 最後一步只是承認「不再反對」是有益的。以下是一個思維開放的表達,雖然不完全確定,但願意嘗試:
「也許還有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。問一問又能失去什麼呢?」
因此,你準備好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問題,而答案也會是有道理的。你不會與它抗爭,因為你明白在詢問中獲益的會是你。

必須清楚的是,如果你根本不讓不愉快進入頭腦,那麼過上快樂的一天會更容易。但這需要在規則中練習,這些規則將保護你免受恐懼的蹂躪。當這練習成功時,令人遺憾的批評之夢將永遠被放下。不過,在成功之前,你還需要練習。那麼,讓我們再次考慮在這裡提出的第一個決定。

我們說你可以通過不自己做決定,開始快樂的一天。這似乎是一個自由的決定。然而,你無法獨自做決定。唯一真正的問題是你選擇與誰一起做決定。這才是問題的關鍵。
所以,第一條規則不是強迫,而是單純的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。無論你決定什麼,你都不是獨自做出決定。因為要麼是與偶像一起做決定,要麼是與上主。你是要求基督的幫助,還是反基督,你選擇的對象會加入你,並告訴你該怎麼做。

你的一天不是隨意的。它取決於你選擇與之共存的東西,以及你尋求建議的朋友如何看待你的快樂。在決定任何事情之前,你總是會詢問建議。更清楚的明白這一點,你會看到這裡沒有強迫,也沒有理由反對你的自由。你無法選擇必然會發生的事。如果你認為有,你一定是錯的。

第二條規則也只是一個事實。在事情發生之前,你和你的顧問必須達成一致意見。正是這個協議允許所有事情發生。沒有某種形式的結合,就沒有任何事物的發生,不管是跟隨批評的夢還是上主的聲音。決定導致結果,因為決定不是獨自達成的。你和你的顧問一起決定,為你自己也為這個世界。你想要的一天,也是你給予這個世界的一天,因為它將變成你所要求的一天,並將你的顧問的規則強化於世界中。你今天要的世界是誰的王國?你決定過怎樣的一天?

只需要兩個人決定今天是快樂的,就能承諾快樂給全世界。需要兩個人才能理解他們不能獨自決定,以保證他們所要求的快樂將被完全分享。因為他們已經了解做強大決策的基本法則,並賦予它所有的效果。只需要兩個人。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,他們已經連手。讓這一點提醒你,牢記心中,你就可以擁有你想要的一天,並通過自己的方式將它呈現給世界。你決定度過快樂的一天,所以你解除了對世界的批評。你已經獲得了快樂,所以你必然給予。